時間: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3277
無人機遙感系統是一種新興的、可以快速獲取高精度數據的數據采集系統,在實際應用中也占擁有多個優勢。為此下面文章主要介紹了基于無人機的遙感系統的特點,并著重探討了無人機遙感系統在農業、林業、國土資源等領域的應用,最后,文章中還總結了無人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并展望了無人機在各個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無人機遙感系統,航空遙感系統,實際應用
無人駕駛飛機系統(UnmannedAerialSystem),即無人機,是一種不需要飛行器駕駛員上機操控的,通過旋翼或固定翼產生拉力或升力,并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行器。若將遙感技術與無人機系統結合于一體,即構成無人機遙感系統(UnmannedAerialVehicleRemoteSensingSystem)。無人機遙感系統可搭載相機以及多光譜、熱紅外、激光雷達等多遙感傳感器,以機動性能較好的無人機為載體,可以快速而有效率地獲取照片、視頻、以及光譜等各種所需數據資料。
相比更為傳統的航空、航天遙感系統,無人機遙感系統具有顯著優勢。無人機可以在低空飛行,在云層下成像,這很好的改善了傳統航天遙感容易受到云層干擾的缺點;同時,無人機由于體積小,便攜性高,具有隨時監測,實時傳輸的能力,很好的彌補了航天遙感的周期性監測缺陷;且相比于航天遙感,無人機可以在小范圍內高頻率的出入進行監測,實時傳輸現場數據,這對于決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科技日漸發達的今天,無人機技術也愈發成熟,同時,無人機遙感技術的應用也逐步從單一路徑走向多元化發展。從大氣污染防治,到現代農業精準監測、植物病蟲害監測、森林資源監測,再跨越到土地資源勘察、地質災害調查、海洋污染監測等領域都能見到無人遙感系統的身影。
1無人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從2010年至今,由于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其造價逐漸降低,在民用領域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我國應用遙感技術的無人機已超過3000架,而預計未來5年的總需求量則是現在已有數量的十倍。無人機系統種類繁多,按照不同的平臺構型可以大致分為三類:固定翼無人機、旋翼無人機和無人飛艇等。
固定翼無人機可以選擇兩種起降方式,一種是使用道路或其他跑道滑行起降,而另外一種則是通過彈射無人機來起飛,之后使用機內自帶的降落傘來降落。旋翼無人機也可按其旋翼數量分為兩種,無人直升機和多旋翼無人機,旋翼無人機操作簡易,攜帶方便,機動性能強,飛行穩定,適用于可視范圍低空勘測任務。而無人飛艇是由其腔內氣體控制上升及下降,由發動機提供動力實現飛行,因此該類無人駕駛平臺受到氣候條件影響較大。
2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2.1精準農業監測
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隨著農業的發展向機械化以及溫室栽培方向的發展,農業的生產技術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也在逐年增加。雖然現在各種生物技術的開展對農業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但傳統的數據采集工作,如:作物種類分布及數量情況、病蟲害種類及其損害程度、葉面積指數等數據采集工作大多停留在人工作業階段。
而人工作業存在許多弊端,首先人工數據采集費時費力,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將數據收集完畢,而不能進行實時分析;其次人工采集數據盡可以進行小范圍內抽樣調查,不能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以及科學性,所分得出的結論往往與實際略有偏差。而使用無人機搭載遙感技術設備則可以實現檢測數據的實時傳輸,且可以保證數據完好無損,從而在提高數據準確性的基礎上減少人的工作量,對農業監測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將分三個方面對農作物的監測進行敘述。
2.1.1農作物分類
在同一片農田區域若分散種植了多種農作物,則需要對農作物的種類進行區分,若要進行作物的精確區分則需要使用無人機搭載遙感設備,為了進一步精確定量地考察分類結果的精度,可以對其抽樣并對樣本逐一使用衛星定位的地面測量數據進行二次驗證,然后將地面測量結果數值與通過無人機采集的數據進行混淆矩陣計算,通過這種方法來確認無人機遙感系統在農作物分類面積的評估精度,這樣便可以在一定精度上區分不同的農作物種類。
2.1.2作物病害、蟲害監測
在實際種植中,農作物易受到各種病害、蟲害的侵染。而當植物在受到不同病害、蟲害侵染時,在不同波段上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因此使用遙感技術可以較容易發現。進一步地,由于受到病害、蟲害攻擊的不同植物的葉片或莖稈的特征光譜具有高度復雜性,因此對于不同植物以及相同植物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病害、蟲害,可能會顯現多樣的光譜特征。基于此原理,可以使用無人機搭載光譜傳感儀對不同植物分別進行病害、蟲害的監測,采集數據后進行對比分析以得到精確結果。
2.1.3污染檢測
農作物污染有很多方面,比較重要的污染源是來自水中的重金屬元素,在檢測污染時,無人機遙感系統是一個很好的使用工具。在使用無人機遙感技術進行農田重金屬污染監測時,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立正常作物光譜參數與重金屬污染下作物光譜參數之間的關聯,通過二者之間的關系,得出農作物的污染源以及污染程度。
2.2森林資源監測
森林作為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時監測就顯得十分重要。森林資源監測的主要工作是進行植被的覆蓋率監測。目前檢測作物覆蓋率變化的方法主要分為兩類,其一是通過森林資源衛星反饋的各項參數以及影像數據,建立植被光譜特征相關模型,從而得出覆蓋率;其二是通過人工在地面直接采集影像數據,對影像進行圖像分類操作,從而大致得出覆蓋率。
如果直接通過衛星影像來計算覆蓋率,一是容易受到大氣層內天氣的影響,二是由于衛星距離地球較遠,其對空間的感知能力,以及對圖形的分辨能力被顯著降低,因此,衛星遙感常常難以滿足作物在較小尺度上的覆蓋率變化研究需求;若使用人工地面采集影像數據獲取覆蓋率,又會造成效率過低的問題。而使用低空無人機遙感技術則可以彌補目前兩種覆蓋率變化監測方法的短板。
無人機所獲取的低空遙感數據可以通過一定的數據分析而得出植物的覆蓋率,另外,無人機遙感系統還可以獲取的多組連續的植物遙感數據,可以用于成區域地連續監測植物覆蓋率的變化。然而,該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即需要往返多次地對同一塊林地進行遙感觀測,同時還需滿足特定的觀測條件,即被觀測林區要和周圍背景存在較大差異。
2.3國土資源的監測
現行無人機遙感技術已具備對國土資源進行有效監測的條件。在國土資源部門的對國土資源的監測中,主要是使用實地調查、人工測量等方法,但使用這種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周期較長、成本較高等問題,并且尚有許多地方因為地形原因難以進行監測,且人為進行數據判斷又會存在較大誤差,而運用無人機遙感系統,以及衛星定位技術,則可以實時獲取多方位的影像數據和其他資料,加之無人機靈活性好、機動性高、無視地形的優勢,運用無人機進行監測可以獲得更好的監測效果和省去更多的人力物力,是一種很好的監測手段。另外,我們可以將實時的無人機航拍數據與之前保存的數據做對比,就可以較為方便地發現兩次監測之間發生的違法違規用地事件。無人機遙感系統在劃定區域、統計面積也可以起一定作用,降低數據統計難度。
2.4其他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許多方面都有著機器廣闊的發展前景,它相對于衛星影像具有更高的地面空間分辨率,并能帶來衛星遙感所不具有的精細紋理等額外的遙感信息,可以廣泛的應用于很多遙感監測領域。
3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制約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本身還有諸多不完善的方面,比如:承重有限、電池續航能力較弱、無人機旋翼產生的氣流容易對大氣等監測產生誤差等,其在數據的自主性以及所獲信息的安全性上還有許多不安全的因素。
3.1數據的制約
應用無人機吊艙系統進行數據采集時,由于高空氣流以及無人機旋翼產生的氣流會對無人機自身的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導致無人機所拍攝或采集的數據具有誤差。就無人機拍攝圖像而言,由于無人機在懸停的過程中受到氣流的擾動,所拍攝的圖像會呈現重疊等現象,而無人機所搭載的拍攝設備多為數碼相機,不具備廣角拍攝,需使用無人機旋轉帶動相機旋拍,這使得圖像在后期的合成過程中,具有較大難度。
3.2無人機遙感系統的不自主性
現如今,多數無人機的飛行是依靠綜合傳感器與操作人員來共同完成的,而當無人機飛行到操作員目不所及之處或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無人機不具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飛控人員不能及時控制,無人機極有可能直接墜毀。
3.3無人機遙感系統的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被譽為21實際最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無人機體積小、隱藏度高,實時采集信息時極難被發現,這使得地理信息在無人監管區域極易泄露,而電腦黑客的存在,也使得無人機所采集的信息極易被盜取,若被盜取的信息國防軍事領域,后果難以估量。
3.4無人機管理政策
無人機現已經走向民用活動,無人機的使用必須有相應的法規來制約,使用無人機也必須服從國家規定,不可在任意空域飛行。
4總結展望
無人機遙感平臺在各個應用平臺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及廣闊的應用前景,它以其忽視地形的靈巧性、數據采集的實時性、作業效率的高超性深得各個領域的喜愛。無人機遙感技術也以其特有的優勢彌補了傳統航拍的不足,這對航拍遙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盡管無人機遙感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諸多技術問題還沒有攻克,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無人機發展的未來必定欣欣向榮。
參考文獻:
[1]王寶國,王衛東.無人機遙感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5(22):139-140.
[2]徐譽遠,胡爽,王本洋.無人機遙感在我國森林資源監測中的應用動態[J].林業與環境科學,2017,33(01):97-101.
[3]吳永亮,陳建平,姚書朋,徐彬.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應用[J].國土資源遙感,2017,29(04):120-125.
[4]路寬,佘振維,王圣先.無人機遙感在森林資源監測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7(34):355-356.
[5]胡健波,張健.無人機遙感在生態學中的應用進展[J].生態學報,2018,38(01):20-30.
推薦期刊:《植物生態學報》(月刊)創刊于1955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植物學會主辦的我國生態學領域創刊最早的專業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態學領域及與本學科有關的創新性原始論文或有新觀點的國際植物生態學研究前沿和動態的綜述。
和国外研究员成为1篇论文的作者,共享学术资源,节省时间和精力,发表有保障。
针对学术论文,从投前评估到录用,全过程指导并协助,减少浪费时间。
同领域研究员推荐期刊,分析论文质量、作者需求、期刊征稿要求精准推荐。
文章预审评估服务,邀请同领域专家审稿,给出修改意见,提高被接收的几率。
改善非英语母语科研学者文章语言,确保文章不因语言、语法等问题而退修甚至拒稿。
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精通中英双语的专家翻译文章,确保英文词语准确性、专业性。
使用国际期刊通用数据库进行英文查重,获得与出版商相同重复率信息,提前降重。
旨在帮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作者避免耽误时间,或因误操作导致退稿。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